民間信仰--福德宮

臨江歷史 
走訪臨江 
臨江觀光 
幕後花絮 
臨江議題 
網頁地圖 
深入報導 

pa14_4.gif

福德正神略傳

福德正神一般俗稱土地公。

視天上有天神,地上有地神的觀念,是農耕民族從未開化時代,即普遍存在的崇拜自然神表現之一。按我國在上古時代,土地神被稱為「社公」,祭土地稱為「社」。從字形之構成而言,社字系「示」與「土」兩字合而為一。這便是社之由來,也是土地神之淵源。

       祭拜土地神,古代一向稱為「社日」,歷代均有公訂日期。祭拜大自然之一的土地,自古以來為全國性祭祀,不是春季就是秋季,有時一年春秋兩祭,而且這種習俗顯然由宮中傳至民間,所以都相當隆重。

    至於土地公本來純屬管理土地行政的神祇,在福建、廣東、台灣等省,緣何被稱為「福德正神」,甚至於被商人奉為監理財務的福神,如今雖難考證,然而流傳在台灣民間之神話甚多,茲摘要列舉其中極具代表性者三種。

一、周朝一位收稅官,名叫張福德,為人公正,體恤百姓之困苦,諸多善舉感人肺腑,當他死後,接任的稅官,上下交征,無所不欲,民不聊生,百姓相比之下,更想念張福德之德政,終於建廟祭祀,尊稱其神祇為福德正神。

二、從前,甘肅省靈州,有一位農民,姓唐名肅,對於農業以外,亦精通漁業,因此家財萬貫,可是他生活節儉,將剩餘的錢,悉數賑濟貧民,然而其家財卻從未因而有所損失,蓋謂其財產係由天上源源而來,用之不盡。他死後村人奉為土地神;由於生前長相豐滿,晚年白髮美髯,,頗有福德之相,所以亦被稱為福德正神。

周朝某上大夫家有一僕人,姓張名明德。。上大夫之幼女在鄉思父心切,由張明德陪同,擬赴任所會晤。然而路途遙遠,半途天降大雪,小姐幾乎要凍死了,張明德脫下自己衣服給小姐穿著,自己卻被凍死。義僕死後空中突然顯出「南天門大仙福德神」八字,時民異口同讚,咸認為這必為上天賜義僕之封號,上大夫更感念義僕大恩大德,建廟奉祀,迨周武王時贈號「后土」,嗣後轉稱「土地公」。

土地公的容貌,一定是眉髮皆白者,似乎由來已久。推測早在宋代以前,一般國人觀念中的福德正神——土地公的典型容貌,就是「皓齒赧面,眉髮皆白」了。台灣地區雕塑的福德正神,除此以外,大多右手掌龍杖,左手執元寶,強調其兼理財務的職責,難怪商人祭祀之勤,信仰之誠,亟非其他省份所可比擬。